消失的聲音,沒了聲音卻多了意外的內觀體驗

消失聲音的意外收穫


有人跟我一樣沒了聲音會很慌張的嗎?

有人跟我一樣屬於聲音工作者嗎?

當聲音不見了,消失後,我才意識到聲音恢復之困難。


沒聲音,不能錄音。

沒聲音,不能管教孩子。

沒聲音,不能教課。


要恢復聲音,就是【休息】別無法門。


我的休息過後,隨即而來的課程,真心感恩這個嗓音,意外變成了療癒的聲音。





當聲音消失後,喉嚨鎖住時,我們會發現,需要喉嚨協助的地方挺多的。包括課程教學、孩子教養、錄製Podcast音頻,當然還有很多瑣碎的事情。

不過,沒聲音的這段期間,反而因為少了對外溝通的說話機會,多了許多自我內觀與靜默覺察的時間,這邊分享幾個我發現的有趣現象:


1.看見孩子的自律能力

沒聲音不能一直叮嚀孩子,要折棉被、要收拾書包、要做好出門確認等等,反而我用我敲敲功力(敲桌子、敲門、拍手)創造出聲音,讓他們看著我,然後我用比手畫腳的方式跟他們提醒,現在要做的事情。也許快遲到了出門我很焦慮,但我就會跟自己說,我在焦慮什麼?焦慮有用嗎?接著,用手勢提醒孩子時間即將來不及,反而他們就點點頭趕緊完成。

連續三天我大概都這樣的模式照顧孩子,我是一打二的媽媽,孩子五歲多跟七歲多,正是愛玩且非常有主見的年紀。不過這樣新穎的模式對他們來說,反而是更能吸引他們目光,後來我想一想,因為我專注在跟他們溝通事情上,而不是隔空喊話,光是能量傳遞就非常不一樣,所以他們也比較有共鳴。


2.看見自己的焦躁情緒

沒聲音就是想辦法產生聲音,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休息。不過,當時的我三天後有個很重要的客製企業合作課程,我就想,我可以怎麼辦?

第一個念頭,先去看醫生,聽聽醫生怎麼建議?當時吃藥打了針,主要是消炎的針,因為整個喉嚨發炎且腫脹。接著再去看醫生的時候,因為想說醫院外都找不到停車位,先停在格子外一點,然後趕緊進去掛號,結果卻立馬拿到人生第一張紅單。接著,我的錢包不見,而裡面有上萬元代繳的孩子學費,一開始覺得這些焦慮跟不舒服的感受接連發生,後來我問了自己:怎麼了?然後問這些事的發生是要看見什麼樣的自己呢?

最後錢包失而復得,紅單就等一週後的繳費單來到家裡,聲音就慢慢復原。這些事情的背後,我看見自己的焦慮與不安,我開始覺察與意識這些事情的發生與沒聲音的連結性。其實,沒聲音就是沒聲音的單純事件,不過我知道焦慮會帶來批判,我決定開始用四句箴言跟自己的喉嚨對話。

謝謝你一直給予我聲音的力量,現在我知道你需要好好的休息。請原諒這陣子我讓你這樣的勞累,對不起讓喉嚨你一直講話無法休息。我愛你,我的喉嚨,我的聲音,請趕緊回來到我身邊,我真的真的好愛你。

如果想知道什麼是療癒的力量,歡迎來收聽這集,節目最後,我也分享一首梵唱的四句箴言歌曲,我很喜歡這首歌來自主唱Carrie Grossman,Thank you專輯,2016發行。這四句箴言幼教做零極限,屬於夏威夷的一種療法,稱之為荷歐波諾波諾Ho'oponopono。

I am sorry. 對不起 Please forgive me. 請原諒我 Thank you. 謝謝你 I love you. 我愛你


當時用嗓音教課,學員回饋我的聲音很有魅力,我也抱持著這四句箴言,在課堂上回饋給大家。練習瑜伽,時時保持覺察的力量,會發現各種不同的禮物。


3.喉嚨保養方法

如果你也跟我一樣,什麼時候喝水才是好時機,不妨可以看看這篇文章,小口小口喝水,保持喉嚨濕潤是很重要的。

曾經有老師教我如何保養喉嚨,就是用嘴巴呼吸。現在大家都戴著口罩,其實很好隨時隨地做練習,就是嘴巴一吸一吐,一開始很不習慣,當然這是需要專注練習,而且想到就練才能放鬆我緊繃的喉嚨肌肉。我自己是這樣練習,會感覺喉嚨比較舒緩一點,氣也感覺吸比較多,呵呵!

大家也可以看這個網路影片,滿有趣的練習方法,就是透過吸管吹水,還有用嘴唇吹氣震動,也是可以試試看,我自己帶孩子是玩過吸管吹水啦!孩子很喜歡,尤其是在孩子2歲多做口說練習時,這個對孩子有幫助。當時也有媽媽朋友說,多給小孩吃小塊芭樂跟用吸管吃布丁,都可以幫助口說表達能力的提升。

不過也有食療的方式,我自己是用我的老師給我的小偏方:新鮮白蘿蔔切片後加蜂蜜,放置一天後將蜂蜜加點溫水喝。我自己是實驗後,覺得有幫助舒緩我的喉嚨緊繃的感覺。另外也有朋友推薦我可以喝牛奶,例如隨身攜帶保久乳,可以讓喉嚨隨時保持滋潤,也會比較舒服。

我發現大家可以試試看,實驗後才知道是不是有幫助,畢竟每個人身體只有自己最了解。


如果你也有不錯的保養喉嚨方法,歡迎你留言跟我分享唷!也邀請你一起來收聽這集EP25 還我好聲音,放下對聲音的執著,豐盛生活就開始了

張貼留言

0 留言

Ad Code

Responsive 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