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提不起勁的自己,打氣的方法是......



(到頂樓一個人早起練習時光)


早晨5:30,鬧鐘響起!鈴!鈴!鈴!

回想起去年疫情警戒期間跟孩子居家學習時,每天我都陪孩子吃喝玩樂玩耍,連晚上也陪孩子早早入睡。因此,早起就是享受我自己獨一無二的自由時間,對我來說,這個短暫一個人的Me Time好珍貴,偶爾我會提早5:00起床,發呆也好!

當時的我當然不會真的發呆,早起讓我多了些彈性時間,編排了錄音、剪輯音檔、寫企劃文案、備課、瑜伽練習、冥想練習等等的計畫。上述看起來挺不錯的,感覺這個自律的自己,我很喜歡。

不過,最近又開始國小停課,這次疫情警戒反而覺察自己跟去年有些許不同。容易胸口悶悶脹脹的,心情上也有種提不起勁的感覺。此時,我問問自己:「我怎麼了?」。

滿好奇當提不起勁時,你會做些什麼事?是運動、唱歌、喝酒、寫作、狂吃東西、追劇,還是......。曾經在我低潮時,我會一昧的要自己正面、擁有正向思考,不過,說真的這個想法沒有辦法提振精神,這也不是我所推崇愛自己最好的方式。所以這次,又有這種提不起勁的狀態下,我選擇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。


聽身體的聲音,掌握當下力量

疫情之下,能好好健康生活顯得彌足珍貴。

對於提不起勁這件事,我的做法就是冥想

冥想時,引領我自己頭腦關機,靜靜聆聽自己的聲音,我會讓提不起勁跟批判自己的小我聲音,做關機的動作。我發現此時候的我,不用刻意做些什麼事,不需要一直努力正向思考,也不需要想盡辦法讓自己有精神,只是單純跟自己的呼吸同在。

聽見一吐一吸的呼吸聲就像海浪的聲音,感受飄來飄去的思緒就像天空的雲朵

 與呼吸同在,如此簡單,然後感受它們的存在。

冥想是我認為最有效也是最快速的方法,可以喚醒我的內在回到穩定與平靜狀態,並感覺到獨一無二的自己。

而我覺得最具代表性的冥想方式,那就是死亡冥想。

第一次的死亡冥想是我在RYT200瑜伽師資班上體驗,課程上觀想今天是自己生命歷程的最後一天。所有我擁有的錢財、能力、技術、事業、朋友、家人等,完全跟自己脫離,置身在第三方位置去觀想死亡後的自己,至今為止我是否有未完成的心願。

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不是冥想過程,印象中冥想時間很長而我覺得自己茫茫然。反而冥想結束後,我發現一股感動的力量,對我而言就是生命更具意義,那就是「好好活著長大的我們,非常不得了。」

我們能健康平安順利長大,光這件事就真的很了不起!

 


 

而前陣子我聽了劉軒的How to 人生學中EP95當金融菁英被重鬱困住時,Tommy趙士懿:「遺書和憂鬱症教會我重新觀看人生。」這集Podcast節目又讓我回憶起死亡冥想的感動,那就是現在要好好把握,活著的時光,讓每一天都很開心且沒有遺憾的過日子。

這集節目講到訪談對象Tommy出了一本書叫做《遺書教會我的事》,這本書我認為重點在於我們有沒有好好的寫過遺書,甚至跟我們愛的人好好感恩與道別,即使現在並非是最後一天,但好好道別與好好處理我們的所有人生歷程,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不過,這件重要的事,通常沒有人會想談。

亞洲人對於死亡,很難開口也很忌諱。我自己也因為聽了這集節目,讓我重新整理我該如何運用我的時間,在工作與親子教養上,取得了無遺憾的平衡。至於書裡面寫到這點:面對死亡,你不用無所畏懼,但至少毫無遺憾。把每個煩惱與念頭都回到心的原點,把這裡!現在!的瞬間找回來,不知不覺也找到了自己。(書去哪買?歡迎自行連結博客來網站購買 )

然而在瑜伽裡,死亡冥想具有強大喚醒決之的力量。

強大力量在於,我們永遠不知道死亡先到還是明天先到,當我們出生時,其實就是在步入死亡。我們有意識的做死亡冥想,其實就是專注在即將不久人世的自己身上,會產生一種求生的力量,我們就會更容易活在當下。

死亡冥想並不是讓人體驗各種恐懼或害怕的事物,反而透過死亡冥想可以獲得更多正面的能量來幫助自己,所有的精神與狀態會變得更好。死亡冥想後,我會發現我更想活在一個屬於我們自己喜歡的時間空間裡,我更關注自己應該把時間分配在哪一件重要的事情,我會更無懼的活在當下每個時間點,也會創造出自己了無遺憾的人生。


(上課開始的10分鐘靜心冥想)



聆聽自己的聲音,從覺察身體與情緒開始

如果你也想練習死亡冥想,在沒有老師引導情況下,我建議可以先思考一個死亡冥想的核心議題「放下」。

放下自己的執著、放下自己的週邊所有物、放下我們在意的事情後。再想想,還有什麼還沒放下但真的需要放下的。

麼是我們絕對可以放下的? 
什麼是我們掛心放不下的?


冥想時,先調整坐姿。脊椎坐直坐正,眼睛閉起來,開始靜靜地問自己這兩個問題,然後觀想所有的想法與思緒。讓思緒流動,感受身體的溫度與狀態,也許冷或熱、緊繃或是放鬆,甚至有情緒感受出現,而此時就是邀請身體,單純經歷這些感覺與感受,最後往自己內在回看,並輕拍拍自己的心。

我們的出生,不也是什麼都沒有就來到這個世界嗎?

每當我在情緒最低落時這樣思考,我會發現好好活著」與活著好好」非常重要。我就更有動力去迎接接下來的日子,即使我總是把時間花在許多雜事上,我也會好好的重新排列組合我的每一天。

如今因為疫情,必須居家照顧停課的孩子,加上一些瑜伽實體課程停課或延遲開課,心情上不免會受到影響,但我也更理解如何珍惜當下時光,也是現在我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「什麼樣的方式會讓我覺得今天過的沒有遺憾」。

沒有遺憾的一天,對我而言就是去思考我可以如何快樂的過上一整天。當看著兩個小男孩在家跑來跑去,我就拿起畫筆跟積木吸引他們目光停下來,取代我碎念的時間;當我發現自己沒有時間寫文章錄製Podcast時,我就讓自己有靈感先筆記下來,利用破碎時間玩成自己喜歡的事情;當這兩個小孩子靜靜的讀繪本或上線上課時,我也抽空拿起自己喜歡的書籍閱讀;當孩子在家打架時,我把兩個孩子分開,一個跟我去曬衣服,另一個做家事拖地。



接受每個當下的自己,不管早起還是晚起,不管事情有沒有做完,這些都是現階段的自己可以完成的狀態。正如同瑜伽課程中,每天我們的身體都不一樣,也許前一次上課可以做到前彎,但這一次身體就是沒辦法。我們停止批判自己,接受現在這個最適合我們的自己,然後好好運用我們的身體,陪伴我們迎接人生的每一個旅程。

我之所以成為瑜伽引導師,不單純是想做瑜伽幫助身體健康,更想透過課程,帶領更多人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,再一步一步靠近我們內在的心。

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擾或需求,可以透過瑜伽或是靜心,讓自己有機會貼近自己多一點。跨出舒適圈,給自己一點不一樣的刺激,或許,我的教學方式可以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與想法,歡迎你/妳來體驗,身體會直接回饋答案。


週三上午脈輪覺知瑜伽
週三下午舒緩瑜伽
週一跟週五

我是瑜伽引導師 Michelle

這不只是一堂瑜伽課,也是一堂探索自我身心的練習,
這些課程依據課堂間學生狀態,調整適合各種瑜伽程度練習者的課程。

如果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,回看自己。

蒲公英瑜伽我願意陪著你,透過瑜伽、透過自由書寫、透過繪畫,重新找回自己的內在力量。
最後,歡迎你收聽Podcast節目《 瑜伽折學,讓我們一起為自己種下一片充滿心念種子的美麗花園。

#瑜伽
#覺察
#覺知
#瑜珈
#冥想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

Ad Code

Responsive Advertisement